近日,灵溪风味食品公司总投资3200万元的二期扩建工程竣工。公司产值在2005年实现1600万元的基础上,明年可望达到2600万元。公司经理徐国安说:“企业在惠农中不断壮大,将迎来二次跳跃发展。”
灵溪风味食品公司创建于1998年,原属灵乡镇一家集体企业,年产值仅22万元。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后,企业迎来了第一次飞跃发展,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余万元。公司总部占地面积80余亩,有员工200人,每年当地有500人成为季节工。
以品牌占有市场,是该公司的经营方略。现有以灵溪豆鼓为龙头的调味品系列、以天天红为龙头的水果系列、以金柯辣椒为龙头泡菜系列等近20个品牌。产品在黄石、大冶地区有1800多个销售网点,市场产品覆盖率达100%。同时,在省内,产品已进入省会武汉大商场和超市;在省外,已销往山西、江西、深圳、宁波等地。今年4月份,瑞典客商慕名前来该公司洽谈商务。
灵溪公司发展的过程也是服务“三农”的过程。近年来,该公司通过大力推行“灵溪模式”,有效带动了我市农产品结构调整。该公司每年收购柑橘3000吨、辣椒200吨、大豆150吨、萝卜200吨。目前,全市配套该公司建设的柑橘、大豆、辣椒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约5000亩,带动参与农副产品种植农户2000余户,每年每户平均增收800元以上。
一份耕耘一份收获。2001年,灵溪豆鼓被湖北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满意产品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省名牌产品、湖北市场质量信得过品牌,2004年,天天红桔片、灵溪豆鼓、灵溪金柯辣椒三大系列产品,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审核认定,一举获得A级绿色食品的殊荣,灵溪豆鼓系列2005年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。
面对骄人的成绩,灵溪风味食品公司的“当家人”的眼光看得更远。为了更大规模地转化农副产品,让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,他们谋求着二次飞跃发展。
科技是生产力,这是灵溪风味食品公司领导集体的共识。目前,公司已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起了常年的合作关系,聘请4名教授为公司的常年技术顾问,设立“华中农业大学灵溪食品研发基地”;在生产工艺流程上聘请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进行标准化设计;在企业发展规划上,聘请武汉大脉公司进行总体策划。
灵溪公司已申报了今年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项目,他们将大力开发新产品,力求短期内完善调味品、水果、泡菜、水产品、速冻食品等五大系列产品,共近百个规格品种。并以灵溪艽头为拳头产品开发东南亚国际市场,以天天红桔片水果产品为拳头产品拓展国内市场,以灵溪豆致土特产品为拳头立足本地市场。
依托本地资源,实施工厂与基地的对接,使该公司找准了服务农民和壮大自己的结合点。该公司已与大冶市还地桥镇政府达成协议,将开发风味鱼、风干鱼、熟食鱼和水生植物产品,利用红薯开发鱼面、粉丝、粉条等系列产品等。同时,依托配套的农副产品基地,进一步配套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1万亩,带动1万户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,安排农村劳动力1000人。
谈到未来,徐国安说,作为黄石地区首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,公司力争3至5年内实现年产值1亿元,完成销售收入8500万元,利税达到1000万元。把公司建设成为湖北省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企业,黄石地区农业产业化企业利税第一大户。
前进的途中总会遇到困难。徐国安说,由于农副产品深加工时间短,消费周期长,需要一定的周转资金维持经营运转。另外,由于公司扩建项目投入较大,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。同时,黄石地区部分农副产品不能满足公司的生产需要,如天天红桔片等部分产品,连续3年市场缺货,每年需要从外地进购大量的柑橘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。希望有关方面搞好协调,帮助龙头企业健康发展。